隔离独品日记之二

二、Weinert Malbec 2006

2020/4/20

4月20日是国际大麻日,朋友在微信里发了两张有关大麻日的照片,因为是社交距离阶段,不能群聚,所以有些大麻馆在4:20的时候集体雾化了一下。真希望葡萄酒也能得此殊荣,后来我查了一下,美国还真有National Wine Drinking Day,就是每年的2月18日。

今天我开的这瓶酒是阿根廷门多萨Weinert酒庄出口的2006年的马尔贝克(Malbec)。整个酒标非常干净,没有多少文字,所以很容易就可以阅读这个酒标。这瓶马尔贝克是2006年的,距今已经14.5年前了(南半球要加半年),当时上课的时候老师带来给大家品尝的,当时我们这里的LCBO大概还剩下9瓶,我就把它全部买了。因为这个价格实在是太亲民了,当然大部分的阿根廷马尔贝克都不太贵。开始写之前,我又在LCBO的网站查了一下,发现这个牌子的酒都不卖了……

品酒词Tasting Notes

中度宝石红的颜色,中高度的香味,包括一些红色樱桃,但更偏向黑色水果如黑莓、蓝莓、黑李的水果味,有一些紫罗兰的花香,橡木的味道不是特别突出,但闻起来有丝丝的甜味,有一点矿物质的味道,跟这种甜味结合像是那种红辣椒的感觉,有一些黑茶叶、巧克力、甘草、丝丝肉味带点血腥那种(算是皮革味吧),淡淡的烟草味和灰尘的味道,还隐隐夹杂着一些松露的美味。

各位看官看完我上面的描述词,估计心里会嘀咕:这到底是好喝还是不好喝啊?看上去怎么似乎不太好喝的样子?不过书上是说这样的味道是衡量好酒的一个标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阿根廷马尔贝克很流行的一个原因。

我个人不是很喜欢醒酒,因为考试或是其它品酒的场合,通常是没有时间让你去醒酒的,所以酒瓶一开,你就得立刻投入战斗。葡萄酒需要醒酒的原理是说通常红葡萄酒中有很多丹宁,这是一种又苦又涩的物质,但它与微量氧气慢慢发生化学反应之后,酒体会变得更加柔和,不再那么四四方方,那么尖锐;醒酒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对于一些老酒,可能会有一些沉淀,先把酒倒入醒酒器后,那些渣还留在瓶中,从而起到过滤渣渣的作用。著名的葡萄酒顾问、教授Emile Peynaud就说只有需要过滤沉淀的时候,才用得着醒酒器。不过几十年前似乎什么酒都要醒一下,苏岱、干白,甚至香槟都要在醒酒器里醒一醒,因为那时候的酒开瓶后有一点点不好闻的味道,可能是橡木塞的原因吧。还有一种双醒法,先把酒倒入醒酒器,再把醒了一段时间的酒倒回到原瓶中去serve。所以醒不醒酒,要醒多长时间或是怎么醒酒,完全看个人喜好吧。像白葡萄酒或是勃艮第的葡萄酒,因为丹宁含量相对较低,所以也比较少沉淀;像祖父级的老里奥哈,因为装瓶之前他们要在桶中陈放几年时间,该有的沉淀都在装瓶之前被过滤干净了;像Nebbiolo这样丹宁结构非常紧实的,提前一天开好,放在酒瓶中,第二天再喝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反正我喜欢紧实的,所以我很少醒酒。

马尔贝克Malbec(也有写成Malbeck的)

又扯远了,还是回来说说这个葡萄吧。现在全世界都认Malbec这个葡萄,甚至在法国很多产区也使用法国的马尔贝克,而不再提它原先的名字。实际上,这款葡萄据说是发源于法国勃艮第北部,在那里他们称这个葡萄为Cot。后来传到西南法,包括波尔多地区,成为波尔多混酿的六种红葡萄之一,在波尔多右岸,它的名字也有被称为Pressac。在波尔多左岸,有一个地方叫Pessac-Leognan,但这是一个地方名,不是葡萄品种(听起来很复杂的感觉)。19世纪中后期,波尔多经历了世界葡萄酒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打击——根瘤蚜虫——几乎毁了波尔多的所有葡萄园。马尔贝克日渐式微,1956年严冬更是让马尔贝克从波尔多地区彻底消失。近些年,马尔贝克在波尔多右岸和两海之间一些地方有点缓慢复苏的迹象,但种植面积还是非常小。马尔贝克喜阳,波尔多潮湿的气候,不利于它的生长,每年春夏之际容易落花落果,而且不易成熟,产出来的酒很多生青味。

全世界非常知名的1855年波尔多左岸酒庄分级制确立,这是拿破仑政府组织的巴黎酒展,他们需要一些葡萄酒参展,所以就让当地的葡萄酒商提供一些名单去参展,在这名单中的酒庄诸如拉菲等酒庄就有幸在将近两个世纪之后的今天还依然享受鼎鼎盛名。事实上,当年的酒与现在的酒无论是葡萄园,葡萄品种,还是酒庄老板,都早已截然不同。1855年的酒里,马尔贝克据说是拉菲酒庄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历史悠久的欧洲,马尔贝克也是享受过短暂的荣光的,只是101年后被雪打风吹去了……

而在离波尔多不远的Cahors,虽然也经历了1956年的寒冬,但毕竟地理位置略处南边,所以得以保存一些马尔贝克的葡萄,这是在法国产区中种植马尔贝克最广泛的产区,在这里,他们称这葡萄为Auxerrois或Cot,与勃艮第北边夏布利附近的白葡萄Auxerrois Blanc有点联系,但又有所区别。在Cahors,也是由于气候相对湿润的原因,当地的果农们喜欢将马尔贝克与梅洛和Tannat等葡萄混酿,产出更黑更辛辣的酒。近二三十年,随着阿根廷马尔贝的走俏,Cahors的酒庄也开始模仿,产单一品种的马尔贝克,并标签为“祖籍地的马尔贝克”,完全忘记了祖宗姓甚名谁。

门多萨Mendoza

为什么马尔贝克的成功会和阿根廷联系在一起呢?这也是可以当作一道论述题来展开论述的。但凡成功都是有偶然有必然的,先说偶然因素。那就是1852年的时候,一个叫Michael Pouget的人从波尔多带去了一些根茎,种植在阿根廷的门多萨地区。直到今天,还是有阿根廷人将这葡萄称为uva francesa,意思是来自法国的葡萄。

1988年,美国加州酿酒师保罗·霍布斯(Paul Hobbs)第一次去门多萨的时候,刚刚经历过马岛战争的阿根廷酒业简直满目疮痍,很多酿酒设备霍布斯见都没见过,更别说使用了。他说这些设备都是上百年来阿根廷一直使用的,从来没有更新过。(阿根廷的葡萄酒产业大概开始于17世纪中叶,西班牙的传教士带过去的Bonarda之类的葡萄,生产易饮的低端酒。)

著名的英国葡萄酒作家、评论家Oz Clarke也讲述了一个故事。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他还在做话剧演员。当时有一些阿根廷的酒刚刚进到英国,没有名气,想要设展台推销。因为OZ演的话剧是《贝隆夫人》(后来麦当娜有演过一部电影,就是根据这个话剧改编的),与阿根廷相关,所以他们就请他去帮忙推广。他回忆说当时那些酒给他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所以直到1998年他才第一次去门多萨酒庄。

在举国混乱的年代,人们也没有心思经营酒庄,大片的超百年老藤马尔贝克被拔掉,种上产量更大的低端葡萄,如Criolla等。经过20年的“努力”,原先5万公顷的马尔贝克已经被拔得剩下不到1/5了。所以,在1990年代前后,你如果问别人马尔贝克是什么,人家还以为你是马被克扣了呢!

我今天喝的这瓶酒是Weinert的2006年份,正是这家酒庄,最早用法国的酿酒方法生产出阿根廷传说中的第一瓶马尔贝克,那是1977年。当时Weinert的酿酒师Raul de la Mota用一个法国大桶去陈酿马尔贝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堪比用Barossa的西拉子生产出第一瓶澳大利亚奔富葛兰许的酿酒师Max Schubert!(Max Schubert更加曲折一些,当时奔富还在做大量的加强型葡萄酒,酒庄不允许Schubert产普通葡萄酒,他就在车库里偷偷酿造,最终成为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著名品牌!)

要回答马尔贝克成功的必要条件,就离不开门多萨这个地方特殊的地理位置。1561年,Pedro del Castillo建立了这座城,当时这里还属于智利,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门多萨成立的时候,以智利的殖民统治者Don Garcia Hurtado de Mendoza的名字赋予这座城市新的名片。实际上,Mendoza是西班牙巴思克地区一些人的姓氏,意思是冷山。在阿根廷的门多萨地区,背靠着安第斯山脉,海拔在数百米之间,终年山顶上白雪皑皑,也算是名符其实了。实际上,门多萨的标签还有:雪山、沙漠、干燥、冰雹、高海拔、日照、沉积岩、老藤……

除了冰雹之外,其它标签对于葡萄生长都算是正能量。葡萄生长不需要太多的水份,越靠近安第斯山脉,岩石越大,土壤里泥土的比例越低,相应的也是越贫瘠;雪山融化后形成河流,顺着安第斯山脉流到门多萨市中心,纯净的雪水浇灌着葡萄园;充足的日照让喜欢阳光的马尔贝克葡萄能得到大量的光照,迅速积聚糖分,而高海拔又让它在夜间得以迅速凉爽下来,让葡萄休养生息一下,积聚大量的香气物质;为了抵御毒辣的紫外线让葡萄皮越来越厚,这给原本柔和多汁的马尔贝克葡萄变得丹宁更为强壮,给酒增添了层次感和结构,不再是原先那种软绵绵的娘炮了;昼夜温差形成风,再加上干旱的空气,葡萄园的病虫害就相对减少许多;高海拔就让机器耕作变得困难,所以很多葡萄都需要人工耕作,可以种出更好的葡萄;别忘了,这里的葡萄很多都是超过百年的老藤葡萄呢……改进了设备和酿造工艺的阿根廷人从法国等地请来各种葡萄酒专家当作顾问,欧美的著名酒商也大力投资阿根廷的酒业,如拉菲集团、Michel Rolland等。原先他们生产出来的酒与潘帕斯草原上的牛肉一起,被本国大量的西班牙和意大利移民消耗光。在2000年前后,阿根廷人均葡萄酒消耗量突然骤降,所以他们就向兄弟邻国智利学习,开始搞起了对外贸易,将近一半的产量被销往美国,在美利坚这个善于创造神奇的地方遍地开花就是迟早的事了……

平心而论,这种高酒精,又略带一丝甘草甜味,酒体丰富,关键是这种多汁的美酒成本相对便宜,物美价廉,有谁会不喜欢呢?

Lujan de Cuyo

现在再说回到我今天品尝的这款酒,正标上写的是Mendoza,但在它的背标上,有介绍这款酒的葡萄来源:都是来自Lujan de Cuyo这个产区的70~100年的老藤葡萄,酒精是14.5%。在门多萨省的门多萨城周边原先有四个产区,后来有两个产区因为城市扩张的原因,被成城中村了,只剩下Lujan de Cuyo和Maipu两个传统产区,现在在这一带最古老的葡萄藤还是1861年的。

这款酒2006年的葡萄产的,在那个时候,门多萨就是阿根廷葡萄酒的地标,所以即便是100%的葡萄来自Lujan de Cuyo这个传统产区,但是为了得到更广泛的认可,还是最好使用消费者更熟悉的城市名称作为宣传。这就像我们武夷岩茶一样,外行人只要是武夷岩茶即可,但是内行的人还是要寻找三坑六涧或是竹窠等更小的产区。小产区甚至单个葡萄园出品的酒不一定在质量上比较好,但是在风格类型上,绝对是更加独特。

Lujan de Cuyo在门多萨的西南边,很多酒庄坐落在海拔大概1000米左右,这里无地可扩之后,很多海外投资以及本地久负盛名的酒庄开始往更冷凉一点的山谷Velle de Uco(也叫Uco Valley)进发,Uco Valley的海拔是900~1200米之间,更靠近安第斯山脉,土壤更多以岩石和砂石为主。更冷凉的气候使得酸甜更加平衡,更加优雅,是现在以及未来流行的趋势。我桌上还有一张Sebastian Zuccardi的名片,估计很多人都看过Zuccardi的酒标,他们就在Uco Valley的不同子产区(共有三个子产区,分别是Tupungato, Tunuyan, San Carlos)都有葡萄园,可以产出多种风格的马尔贝克(过桶VS不过桶,单一品种VS混酿,单一葡萄园VS产区混酿,等等)。十几年前,人们能记住这三个子产区就算不错了,现在这些万恶的酒庄资本家们还要根据不同的地形、不同的土壤结构、不同的朝向、不同的海拔、不同的纬度,生产不同的标签,真是要被人们唾弃了……(说到这里,我又多嘴,想起一位葡萄酒大师MW的经历,她是1985年得到MW的头衔的,她说那个时候大部分酒都是旧世界的,美国刚刚方兴未艾,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要么根本不为人所知,要不都还没开始生产现代葡萄酒,所以她得以很顺利拿到MW,现在的葡萄酒版图,连葡萄酒大师Jancis Robinson MW都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改版她的《世界葡萄酒地图》了,最新版是2019年10月出版的第八版)

好吧,行文至此,我把一瓶酒都喝下去了,又言多必失了!